本計畫關注的學習場域為天母地區至陽明山地區一帶,天母為台北郊山近邊的環山帶社區,具有豐富的在地特色與特殊的地方紋理,如今面臨高齡化、都市更新與文化保存等多重挑戰。隨著大環境的變遷,城市需要找出兼顧居民生活品質的永續發展路徑,同時保留並發揮地方獨有的特色。
放大到都市基礎設施的尺度來看,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草山水道系統,與都市的現代化發展息息相關,民生用水經由草山水道,流經陽明山與天母一帶,滋潤了城市的社區。而有22年歷史的天母水道祭,至今仍持續深耕在地文化。民眾與學生透過天母古道,不僅能以水道視角學習都市發展脈絡,同時也能探索陽明山跟天母地區的人文與環境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本計畫以「天母在地學」為主軸,旨以低碳樂活學視角探究天母地區之永續議題:生活、教育、生態,探討天母如何成為一個當代的低碳宜居之地?同時也探討空間再利用的可能性與典範—以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為核心基地,向周邊的職能發展中心、岩山里的閒置空間延伸,將學生帶入社區場域,與地方共同尋找永續發展路徑,一方面提升理論和實務間的相互辯證和理解,同時促進更具開放性、公共性、社會性的城市發展。